标签“教学”的相关文档,共127条
  • (教案与教学反思)习作一  家乡的风俗

    (教案与教学反思)习作一 家乡的风俗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目标]1.介绍一种风俗时能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在表达中融入自己的体验。【语文要素】2.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激发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教学课时]1-2课时一、头脑风暴确定风俗1.情境创设,聊风俗。(1)出示图片展示各地风俗。(闹元宵、看花灯、包饺子)(2)今天...

    2024-05-06 17:13:10121.16 KB0
  • (教案与教学反思)3 古诗三首

    (教案与教学反思)3 古诗三首

    3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4.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迢迢牵牛星》。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

    2024-05-06 17:05:16424.29 KB0
  • (教案与教学反思)2 腊八粥

    (教案与教学反思)2 腊八粥

    2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写18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内容,分清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语文要素】3.能找出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体会到其表达的好处。4.能模仿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写出其特点及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能分清课文详略并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3个生字,会写18个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写了“...

    2024-05-06 16:45:081123.56 KB0
  • (教案与教学反思)1 北京的春节

    (教案与教学反思)1 北京的春节

    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语文要素】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2.体会老舍“京味...

    2024-05-06 16:41:171120.82 KB0
  • 毕业赠言 教学反思

    毕业赠言 教学反思

    《毕业赠言》教学反思本文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能根据不...

    2024-05-06 16:13:13617.21 KB0
  •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反思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本课围绕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一、阅读体验。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刚开始初读课文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在文中寻找与之相应的内容,进一步...

    2024-05-06 16:09:13217.45 KB0
  • 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1

    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1

    《依依惜别》教学反思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依依惜别话题)。六年的小学生活,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当阅读完《给老师的一封信》这篇阅读材料后,学生们联系自己的六年学习生活,心中似乎也涌动着无限感动。当让大家说说心里话时,学生又不知从何说起。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教学中,将活动分为“师恩难忘——书信传情”“告别母校——激情演讲”“...

    2024-05-06 16:09:13719.2 KB0
  • 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2

    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2

    《依依惜别》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这是本学期的一组综合性学习的文章,孩子在离校之际与同学、老师、母校都有说不完的话以及六年级语言积累的一次综合应用,效果鲜明。孩子们即将离开母校,尤其是跟随他们六个多年头的班主任老师,都能回忆起从小到大与老师的点点滴滴。其中饱含着深情,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将心里读出来的时候,有的同学激昂、有的同学悲伤,这些都体现孩子们真实的一面。孩子们在作文时,将平时积累的...

    2024-05-06 16:05:11517.21 KB0
  • 作文上的红双圈  教学反思2

    作文上的红双圈 教学反思2

    《作文上的红双圈》教学反思《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是作家黄培佳写的一篇记录征文比赛的一件事,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

    2024-05-06 16:05:12217.01 KB0
  • 老师领进门  教学反思1

    老师领进门 教学反思1

    《老师领进门》教学反思《老师领进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

    2024-05-06 16:01:09518.1 KB0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教案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部分:回忆往事教学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教学设计目标1.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制定综合性学习计划。2.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填写时间轴,选取时间轴上有代表性的内容和同学分享。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制作成长纪念册。4.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5.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教学.1.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重点12....

    2024-05-06 15:53:1114125.01 KB0
  •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教学反思

    《难忘的小学生活》教学反思教学效果:综合性学习:根据课本提供的活动建议,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在回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永久珍藏。“回忆往事”板块可以以制作“成长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成长纪念册”,我们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

    2024-05-06 15:49:141917.08 KB0
  • 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教学教案

    六(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教学教案

    教学古诗词诵读目标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1.把握诗意,背诵诗词。重点2.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1.想象诗歌意境。难点2.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第一课时目标1.学习五首诗歌,背诵。2.体会诗人情感,想象意境。教具多媒体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1.激情导入导语充满激(2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

    2024-05-06 15:37:14960.2 KB0
  • 12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3

    12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3

    12《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实践,证明了这节课的安排是合理的,学生学到了知识,老师教的轻松,收到了实效。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他们对此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学生为...

    2024-05-06 14:25:16417.61 KB0
  • 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1

    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1

    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都是托物言志诗,包括《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骏马自喻,抒发若遇知己定当一展雄才的远大抱负。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石灰吟》是明朝于谦的一篇托物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志向。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竹石》是清...

    2024-05-06 14:17:11018.86 KB0
  • 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

    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

    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骏马自喻,抒发若遇知己定当一展雄才的远大抱负。同时,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石灰吟》是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诗,本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竹石》是一首咏物诗,借赞美竹石来歌颂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教学效果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

    2024-05-06 14:17:15516.99 KB0
  • 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

    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教学反思3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写的事物抒发了作者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但学生真正能感悟到作者心境,为什么?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这首诗的感情的。1、抓住诗眼,挖...

    2024-05-06 14:13:13215.95 KB0
  • 六(下)语文10 古诗三首 教学教案

    六(下)语文10 古诗三首 教学教案

    课题10.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时课间2课时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教目学标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4.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重点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教难学点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

    2024-05-06 14:09:103142.05 KB0
  • 13《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13《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了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

    2024-05-06 13:57:14117.22 KB0
  • 13 金色的鱼钩 教学教案

    13 金色的鱼钩 教学教案

    课题13金色的鱼钩课型略读课文授时课间1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教目学标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3.练习快速阅读,认识生字,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重点思想感情。教难学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第一课时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

    2024-05-06 13:53:16432.09 KB0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VIP会员服务
限时2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