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的相关文档,共2419条
  • 初中语文考试易错字音一览表

    初中语文考试易错字音一览表

    A1.挨饿受冻ái2.狭隘àiB1.纵横捭阖bǎihé2.稗官野史bài3.扳平bān4.同胞bāo5.哺育bǔ6.剥皮bāo7.薄纸báo8.并行不悖bèi9.蓓蕾bèilěi10.奔波bō11.投奔bèn12.迸发bèng13.包庇bì14.麻痹bì15.刚愎自用bì16.停泊bó17.濒临bīn18.针砭biān19.屏气bǐng20.淡薄bó21.剥削bōxuēC1.粗糙cāo2.嘈杂cáo3.参差cēncī4.差错chā5.偏差chā6.差距chā7.挫折cuò8.痴呆chī9.刹那chà10.差遣chāi11.谄媚chǎn12.忏悔chà...

    2024-11-11 15:52:1813317.82 KB58
  • 初中语文考试常考语法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考试常考语法知识总结

    语文阅读解题意识和步骤点拨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1、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2、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3、文本意识:坚信一切答案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4、题目意识:注意答在问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和答题要点和要求,注意按分值答题做阅读题的流程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3、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并作答4、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

    2024-11-11 15:52:1817735.25 KB62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备忘录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备忘录

    作用与妙处考点读一读下面的问题与答案,总结考试技巧。一、题目作用(妙处)结构作用(线索、总领全文等)+内容作用(含义丰富、一语双关、揭示主旨等)+效果作用(吸引读者、引起悬念等)【问题】文章以“我们在蓝色海上飘”为题,有哪些妙处?(3分)【答案】①揭示主旨,暗示了“我”对方小舒坚持梦想、自由成长经历的向往;②一语双关,既是实指现实生活中“海洋”,又暗指“我们”对自由梦想的追求;③贯穿全文,与文中多次...

    2024-11-11 15:52:183924.6 KB58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1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主要包括: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逻辑顺序;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例:学生、领导和老师昨天都参加了开学典礼。主语的词序...

    2024-11-11 15:52:1818424.31 KB16
  •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

    2024-11-11 15:52:1812115.47 KB49
  • 初中语文古诗词分题材赏析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分题材赏析总结

    篇一:爱国忧民0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24-11-11 15:52:1820031.68 KB19
  •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总结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

    2024-11-11 15:52:1813614.37 KB97
  • 初中语文大名著中的歇后语总结

    初中语文大名著中的歇后语总结

    ◢1◣《红楼梦》中的歇后语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彩霞)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红玉)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李嬷嬷)黄鹰抓住了鹞...

    2024-11-11 15:52:1816418.36 KB20
  •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总结

    初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总结

    一、成分残缺【注】此类病句经常缺少主语。1.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使散落民间的普通艺人受到重视。2.每当我看到顾客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满足和愉快。(无主语,应把“我”放到“心里”之前)3.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即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无主语,建议改成“《金瓶梅词话》由于存在缺陷,”)二、搭配不当【注...

    2024-11-11 15:52:184222 KB47
  • 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的22个切入点

    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的22个切入点

    看关联词语可能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解析:“无论都”表无条件,“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解析:“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

    2024-11-11 15:52:1817623.92 KB34
  • 初中语文表现手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表现手法知识点总结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语句组织方式。又因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常见的种类:1.从结构上分: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悬念伏笔呼应线索(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

    2024-11-11 15:52:182927.02 KB83
  • 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

    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薄...

    2024-11-11 15:52:1813526.41 KB33
  • 初中语文必考名著《艾青诗选》考点总结

    初中语文必考名著《艾青诗选》考点总结

    一.认识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后陆陆出版诗集《大堰河》、《火把》、《向太阳》等,倾诉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艾青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五岁之前被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的农家。18岁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去法国留学...

    2024-11-11 15:52:186522.59 KB96
  • 初中语文必考50篇古诗文默写

    初中语文必考50篇古诗文默写

    一、《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

    2024-11-11 15:52:1811631.23 KB97
  • 初中语文必考23篇文言文情境默写预习必备

    初中语文必考23篇文言文情境默写预习必备

    1.《论语》十二章》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恼怒: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

    2024-11-11 15:52:184023.66 KB14
  • 初中语文必考23篇文言文情境默写

    初中语文必考23篇文言文情境默写

    1.《论语》十二章》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恼怒: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

    2024-11-11 15:52:187223.63 KB73
  • 初中语文必背50个文学常识总结

    初中语文必背50个文学常识总结

    1、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2、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古印度。5、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6、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2024-11-11 15:52:1812317.02 KB96
  • 初中语文八大哲学家名言+事例

    初中语文八大哲学家名言+事例

    第欧根尼道理论据1.太阳也光顾污秽之地,但并没有因此而被玷污2.知识是青年人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富3.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4.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论自由。5.临阵磨枪,不光也亮。6.教育是人在顺境中的饰物,逆境中的避难所。人物素材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04―前323年),常常在大白天也点着灯走路。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我正在找人。”这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

    2024-11-11 15:52:185118.05 KB29
  • 初中语文260道作文精彩标题

    初中语文260道作文精彩标题

    1.和苏轼一起赏月2.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3.试问千年有多重4.将奉献进行到底5.梅花盛开的地方6.包容,千年的美丽7.遗忘教你洒脱8.勤俭,从这里开始9.精神的三间小屋10.揣好梦想上路11.昨夜雨,今朝下12.守候心灵的春天13.沙尘暴会诊报告14.不能向挫折称臣l5.心灵的储蓄16.作别西天的云彩17.与爱心同行18.爱是怎样炼成的19.牵挂是一种美丽20.有一种失败叫成功21.没有主题的演讲22.没有翅膀的飞翔23.心星点...

    2024-11-11 15:52:183817.51 KB49
  • 初中语文110个成语故事总结

    初中语文110个成语故事总结

    110个成语故事《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110个之多!1.哀而不伤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出处:《论语阳...

    2024-11-11 15:52:186226.79 KB35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VIP会员服务
限时2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