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片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A.AB.BC.CD.D【答案】B【解析】【...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河南、陕西出土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结合史实河南、陕西属于黄河流域,属于北方,北方发现南方风格的青铜器,可知南北文化相互交...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隶书学科网【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角度考查了古代中国的书法这一知识点,“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是本题解题的题眼,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就相...
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学科网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A.井田制瓦解1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B.汉...
201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宗法制的衰落。宗法制的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
201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题眼:“家国一体”考点:中国古代宗法制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答案:A.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
2009年全国高考广东历史单科试题历史本试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3.康熙...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历史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扁,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2.符合右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A.西周B.西汉C.晋D.宋3.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A.血缘政治的完善B.铸铜技术的进步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中原文化的扩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体现了文献和实物相互补充以研究历史的的特点,故D项正确;A项只提及文献,较片面,故排除;BC两项只涉及出土实物和考古发掘,说法片面。故选:D。2.【解答】材料体现的是东汉时期的边疆地区进行铁犁牛耕生产,说明的是边疆地区的生计方式受到中原影响;材料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13.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来源:学科网]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答案】B【考点定位】史观史法历史学知识“历史”的原意。【名师点睛】本题从角度,考察历史一词的含义。解法有二...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试题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来源:Z#xx#k.Com]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B.长途贩运发达A.商品经济繁荣D.抑商政策改变C.区域经济发展15.旗袍...
201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如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分析】本题以赤壁之战借东风为考查背景,考查对...
【总评】:本套试题,必修选修兼顾,基础与能力并重,较好地体现了高考历史题材料呈现的多样性,考生只有在掌握广泛而牢固的基础知识基础上,灵活运用学科方法,答题才能游刃有余。13.《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B.丝帛C.竹木简D.石碑【答案】:C【解析】:这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是串成串的竹木简,很容易选出答案,但这个题目的设问很绕,通...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历史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侧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历史一、选择题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体...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