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第12、13题。12.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
200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8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回答1、2题。1.如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北京孔庙(见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B.都在关中地区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答案】D【点拨】夏朝都城几经变更。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州)。商朝都城曾经五次迁都,但是考古...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B.都在关中地区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2.(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3题)图6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A.西汉B.唐朝C.明朝D清朝3.(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某古代水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4分)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
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A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13.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
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来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源:Z+xx+k.Co励耕织和奖励军功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来源:学科网]m]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焉。”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没有实...
2013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如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B.安徽农业生产规模与产值较高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解答】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数...
【总评】:本套试题图文并茂,考查面广,对认知、理解、归纳、概括、论证等不同能力层次的考查较为全面。但未涉及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科技文化、世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考查。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
【总评】:本套试题图文并茂,考查面广,对认知、理解、归纳、概括、论证等不同能力层次的考查较为全面。但未涉及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科技文化、世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考查。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答案】:C【解析】:按照中国古代书法常识,A项为隶书;B项为楷书;D项为草书...
2013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4分)如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B.安徽农业生产规模与产值较高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2.(4分)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奋国民之精神,使厚...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历史学科一、选择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2.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历史学科一、选择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A.公共墓地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时期时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历史1.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2.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历史1.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战国时期...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历史1.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2.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历史1.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B.提升周王权威A.实录历史事实D.强调文化差异C.维护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