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解析”的相关文档,共2340条
  •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

    2012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1.(3分)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考点】2O:元朝的商业发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考查元朝的商业发展和泉州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

    2024-01-21 10:38:3697193.5 KB39
  •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答案】B【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中后期的融合荀子的思想主张【名师点睛】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作为切入点,考向把握准确。百家争鸣前...

    2024-01-21 10:38:361961.1 MB63
  •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回答1~2题。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

    2024-01-21 10:38:361081.56 MB42
  •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3年四川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王羲之“书圣”《兰亭序》)﹣﹣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

    2024-01-21 10:38:3666335.56 KB38
  •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2年高考四川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精析word版教师版)【总评】:本套试题是四川最后一套旧人教版文综历史题,但也包含了不少新课标理念。试题总体难度偏大,经济史比例最重(两个非选择题全考查经济史),图文材料及跨科综合方法运用都较多。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文艺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回答13—14题。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

    2024-01-21 10:38:3681651 KB36
  • 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1年四川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川).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13(川).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

    2024-01-21 10:38:362027.09 MB78
  • 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10年四川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12.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A.葱岭B.玉门关C.大宛D.安息【答案】:A【解析】:从于阗往西出国境应是“葱岭”,而玉门关在阳关以北,C、D两项在国外。13.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A.甘英B.玄奘C.一行D.鉴真【答案】:B【解析】:甘使出使大秦(东罗马);一行主要贡献是天文历法...

    2024-01-21 10:38:36186248.81 KB21
  •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09年四川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12.D解析:题干中“以庖厨为题材”,通过阅读图片信息,可知应是饮食生活状况。故选D。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

    2024-01-21 10:38:36180229.02 KB27
  • 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2008年高四川考试题历史试题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考查目标】该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调用知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的主张。【思维路径】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词“言仁义”,即主张仁义,是儒家学派。【参考答案】C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

    2024-01-21 10:38:3615788.55 KB46
  • 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机密★启用前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2024-01-20 21:41:1978340.45 KB33
  • 2022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22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A.尚法存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

    2024-01-20 21:41:191361.39 MB22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21年山东省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B.政治立场的不同A.文化取向的迥异D.生活态度的差异C.学术观点的分歧【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学者认为礼乐能够促成社会和谐,而墨家认为礼乐不利于国家治理,反映了两者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政治立场不同,B正确;两者的差异不是文化取...

    2024-01-20 21:41:191502.12 MB37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

    2024-01-20 21:41:191201.24 MB43
  •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3.《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分析与掌握,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对诸子思想特...

    2024-01-20 21:41:191191.07 MB61
  •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

    2024-01-20 21:41:191281.59 MB27
  •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分析】本题主要根据题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出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解答】A.中央...

    2024-01-20 21:41:1912884.5 KB56
  •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总评】:本套试题必修和选修兼顾考查。试题难度中等,基础性较强。部分选择题可用直选或排除法完成;非选择题突出考查了比较、联系、概括、开放探究等能力。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

    2024-01-20 21:41:19201343 KB62
  • 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1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1年山东卷】C、B、D、B、C、A、B、A、27.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

    2024-01-20 21:41:19103594.48 KB34
  • 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10年山东卷】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2024-01-20 21:41:1989412 KB27
  •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2009年山东卷】9.在《红楼箩》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10.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

    2024-01-20 21:41:19173510.54 KB48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VIP会员服务
限时2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