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历史”的相关文档,共779条
  • 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历史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侧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

    2024-01-20 21:41:1993199.44 KB20
  • 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历史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侧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

    2024-01-20 21:41:1981208 KB20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历史一、选择题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2.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①由中书省和门...

    2024-01-20 21:41:19881.88 MB35
  •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历史一、选择题1.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兕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祝岁习俗由来已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很重...

    2024-01-20 21:41:191842.86 MB77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2.“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

    2024-01-20 21:41:19151352 KB22
  •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20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体...

    2024-01-20 21:41:19921.88 MB50
  •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

    2024-01-20 21:41:1916091.56 KB44
  •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

    2024-01-20 21:41:1977107 KB68
  •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2.(4分)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

    2024-01-20 21:41:19194102.06 KB44
  •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考点】33:儒家思想的形成.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

    2024-01-20 21:41:19191119.06 KB65
  • 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7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

    2024-01-20 21:41:19143308.56 KB61
  • 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7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7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Y5:史学研究的基本方...

    2024-01-20 21:41:19175325.06 KB25
  •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6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4分)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2.(4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

    2024-01-20 21:41:19197139.5 KB79
  •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6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6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4分)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3L:《诗经》和楚辞.菁优网版权所有...

    2024-01-20 21:41:19163161.56 KB70
  •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5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分)“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

    2024-01-20 21:41:19143353 KB73
  •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5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分)“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考点】Y5: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要求掌握史学常识中的言必有据、论从史...

    2024-01-20 21:41:19110374.06 KB37
  •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4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读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2.(4分)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3...

    2024-01-20 21:41:19181246 KB72
  •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4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读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考点】3L:《诗经》和楚辞.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考查百家争鸣中儒家代表作以及先秦时期的文学成就。考查楚辞的相关知识,学生读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答】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地区④是指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区,①是指燕...

    2024-01-20 21:41:19173270.56 KB55
  •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空白卷)

    2013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4分)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2.(4分)如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

    2024-01-20 21:41:1983206.06 KB67
  •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2013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分)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B.秦C.汉D.唐A.周【考点】3I:汉字的形成演变.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以碑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

    2024-01-20 21:41:1994225.56 KB75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VIP会员服务
限时2折优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