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常规管理范文

栏目:美文分享作者:溪枫文库来源:溪枫文库发布:2024-05-03浏览:5

中小学常规管理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1

“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备课、上课、反思、改作、辅导、评价、教研等方面,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备课,或是“复制”优秀教师、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旧教案,或是太简单流于形式、太复杂不实用,或是拖到定期检查之前补甚至是没有备课;二是上课,或是“教教案”,或是完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是随心所欲地与教学设计严重脱节、“脚踏西瓜皮上到哪里是哪里”;三是反思,或是没有进行,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不痛不痒的不够完整、不够彻底;四是作业,或是没有精心布置,或是不亲自、不及时、不认真批改,或是没有进行错误题目订正后的再批改;五是辅导,或是没有认真进行,或是没有计划、随意进行;六是评价,或是没有重视过程性和结果性的有机结合,或是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七是教研,或是没有参与,或是没有认真参与,或是没有真正实现改进自己的教学。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一是教师的职业素养不高。(1)职业道德缺乏。有的教师把教学科研当作“副业”,贻误学生学业、摧残学生心灵、亵渎教育事业;有的教师把利益关系当作“首要目标”,片面看重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学质量。(2)敬业精神缺失。有的教师把自己的职业视为普通的职业、按部就班,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岗位视为享福的岗位、安心养老,有的教师把教学的常规视为僵死的教条、偷工减料,有的教师把常规的检查视为领导的刁难、敷衍了事。(3)教学业务不精。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没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没有勤奋的探索精神,不能有效地教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各种适应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学校的管理水平不高。(1)领导认识不对。一方面可能是“假人性化管理”片面照顾教师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可能是“分数至上理念”片面追求用成绩评价“质量”。(2)检查方法不好。一般都是定期、提前打招呼的检查,检查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只关注数量不关注质量,只重视考核不重视反馈、只重视领导评价不重视教师参与。(3)奖罚力度不大。有的检查结果跟教师考核、评优与晋升完全脱钩,有的检查结果的奖罚力度太小、隔靴挠痒,以致无法促动教师心弦。

改进问题策略

1.明确要求。在新学期第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1)备课。做好二次备课,一次备课就是找到优秀教案,二次备课就是每位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认真解读学生和教材、结合自身风格和教学经验对一次备课进行修改。(2)上课。用教案教,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暴露的学习起点,在起点推进的动态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知教学的切入点,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重点落在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教学终点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区。(3)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和观照自己的教学预案并作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既要习惯做感性反思,又要注重理性反思。(4)批改。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题目,往往是由于教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补课直至学生完全掌握为止;另一方面要关注错误较多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学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辅导直至全部掌握为止。(5)辅导。制定辅导计划、明确辅导对象和任务、确定辅导重点和策略,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重视“拔尖”、努力“补差”、带动“中间”,保证合格率、提高优秀率。(6)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既要重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也要重视学期中的阶段性评价,还要重视学期末的结果性评价。(7)教研。最有效的教研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自己的理念与行为进行系统反思,开展自己的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与深刻、分析更加深入与理性、视野更加开阔与广博。

2.开展随检。学校将双周定为“教学随检周”,每位行政领导由一位老师陪同检查一位老师的教学常规,具体检查的对象和陪同检查的老师在校委会上进行统筹安排,原则上每位老师每学期接受检查和陪同检查各轮到两次,每次检查在当天早上通知老师。(1)首检。每次检查主要进行七项评议:①课堂教学水平,主要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高效性;②三次备课质量,主要看教学预案的利用率、“二次备课”和“三次备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③作业批改质量,主要看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首次批改的及时性和订正批改的完整性;④辅导学生效果,主要看辅导记录、询问辅导学生以核实辅导工作的真实性;⑤评价学生能力,主要看课堂上过程性评价学生的水平、期中时阶段性评价与期末时结果性评价的情况;⑥教学研究水平,主要看课堂教学有否体现小课题研究进程和阶段性成果、参加校本培训的各种记录;⑦总体教学工作,依据上述六方面的检查情况作综合性评价,每次检查结果立即以面对面的形式向老师反馈,肯定优点、商议不足、指明方向。(2)回检。在首检中发现的问题,负责检查的行政领导在半个月之内要安排时间通过回头看进行回检,回检主要看:对于能够整改的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整改完毕,对于较难整改的在首检后有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做。以这种方式督促每位教师不断地、及时地改善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让每位教师把刚性的“教学常规”变为常态的“教学习惯”。

3.严格考核。在每个学期期末时,先由每位行政领导对自己负责的每位检查对象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由业务校长对每位教师的评议结果进行汇总,最后提交校委会进行横向权衡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最终评定。在每学期最后一次教师会上,业务校长对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与考核情况进行一次整体梳理并提出整改意见。评定结果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对于评定为优和良的教师分别给予较高额度的奖励,对于评定及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取消下一学期一切由学校自发的教学方面奖金,并取消一切评优资格;对于连续2个学期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取消下一年由学校自发的一切奖金,并年度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对于连续2年评定不及格的教师,则采取转岗或试聘的方式。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2

班级常规管理低效的原因在哪里?

正如教育专家王晓春所说:“班级常规管理耗费班主任精力最大,这几乎是一个无底洞,任你有多少精力,也不足以应付联翩而至的学校检查评比和纷至沓来的班级琐事……班主任感觉自己只是在简单劳作和做重复工作,缺乏新鲜感,缺乏成就感,心中充满倦怠、焦虑、疲惫和无奈。”班级常规管理的效能低下已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工作体制中,德育和教学是分体管理的,即学科教师负责语、数、外等学科教学工作,班主任负责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由于教师编制问题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班主任一般都是由学科教师兼任,因此,他们承担着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重任务,对于耗时耗力的班级常规管理自然力不从心。尽管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对班主任工作量有明确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但是,按此规定执行的地区和学校微乎其微。

其二,班主任工作职责没有边界,时间和空间无限延伸。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重教学轻德育”现象,学校的大部分人力、财力和物力都用于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成为一种噱头和摆设,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重教学轻德育”的另一个表现是“德育工作是个筐,什么事情都往里装”,全员德育有名无实,班主任成了“孩子王”“托管员”“事儿妈”,他们的工作职责没有边界。

其三,班主任缺乏专业培训,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多毕业于师范院校,按照师范院校的培养体系,他们在校学习的是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专业。除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课之外,涉及与班主任岗位密切相关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方面的课程却很少讲授。所以,上任后的班主任只能通过“师徒学习”“模仿学习”、追忆自己学生时代的“反思学习”和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尝试学习”等途径来获得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方面的经验,因此,班主任专业化程度低,也是导致班级常规管理低效的原因之一。

如何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效能?

很多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秀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其中,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方法最具影响力,他在提高班级常规管理效能上的经验可概括为以下三大秘诀。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是魏老师的至理名言。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魏老师在班级设立了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团支部、班委会、科代表等,同时建立了备品承包责任制、专项任务承包责任制,对班级工作实行分层、分级的专业化管理。

“时时有常规,常规有时效。”为了确保班级日常活动有序进行,魏老师按照时间维度制定了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班规,包括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

“决策有民主,选举有流程。”民主决策是魏老师的管理原则。“有事和学生商量”是他作报告时的口头禅。在魏老师的班里,常务班长需要通过班长竞选大会选举产生,谁想当班长,就得在班长竞选大会上发表竞选演说,说明自己为什么能胜任班长职务,如果自己当选后会怎样建设班集体;鱼长、花长、炉长等专项工作也都由学生自主申报;班级的班规制订也要通过班会讨论,履行民主程序。

借鉴魏书生老师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中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来实施班级常规管理。

第一步,根据时效性制订多层次班级常规。按照周期长短,可分别设置一日常规、周月常规、期年常规和学段常规等。

一日常规是班级每天都要进行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入校常规、课堂常规、课间常规、眼操常规、间操常规、午休常规、用餐常规、放学常规、住宿常规等内容。另外,还可根据班级设施情况设立电教管理、空调管理、电扇管理、照明管理、桌椅管理、扫具管理等常规。

周月常规,顾名思义,指以周或月为单位的常规工作,分别称之为一周常规和一月常规。周月常规一般包括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班级值周、周末管理、干部例会、月考组织等内容。与一日常规相比,周月常规的内容更加专业化,班主任应认真确立每项周月常规的标准。

期年常规包含了以学期和学年为单位的常规工作,涉及学校的学期计划和学年计划,如开学准备、座次管理、干部选拔、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评优评先、操行评定、活动管理(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社团节、元旦、临时活动)、期年学年总结、长假管理(寒假、暑假、小长假)等。期年常规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建议经验尚浅的班主任要提前思考和筹备这些工作,以确保期年常规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

学段常规是指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内,必须且仅需要进行一次的常规工作。比如,衔接教育、毕业典礼是每个学段都必须进行的一次学段常规,填报志愿、军训是初高中学段必须进行的学段常规,离队建团是初中学段一般要进行的学段常规,社会实践、成人仪式是高中学段必须进行的学段常规。此外,各个学校还有其他自己特有的学段常规活动。学段常规一般由学校或者年级组统一设计和组织实施,其站位高、教育性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班级作为学段常规落实的基层组织,应全力保证学段常规的高效实施。因此,班主任应非常重视学段常规,除了按学校和年级要求组织好学段常规活动外,还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段常规活动成为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重要载体和契机。

第二步,根据专业性设置班级管理岗位。对所有班级常规按照内容相似性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以下5个专业模块。

一是班级组织常规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与学校管理组织对接,是班级所有管理工作的统领性管理模块。一般而言,班级干部组织由班委会和团支部两部分组成。班委会包括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负责班级常务工作;团支部包括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负责团支部工作。

二是学业发展常规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负责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发展有关的常规管理内容,由学习委员与各学科科代表共同组成。科代表的设置与学校课程相配套,每一个学科设一名科代表。班主任可与学科教师沟通,根据班级发展目标,从课堂教学、作业质量、学业成绩这些方面细化科代表岗位职责,分别进行管理。

三是班级事务常规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负责班级事务的常规管理工作,班级中大多数同学都应当参与。班主任根据班级所有区域和物品情况,设立若干个事务常规管理组,如黑板管理组、电教管理组、桌椅管理组、电器管理组、窗户管理组、墙壁管理组、教室文化管理组等。

四是班级行为常规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负责班级学生行为管理,可以分为文明礼仪管理组、服饰发型管理组、师生和谐管理组、违规违纪管理组、安全教育管理组等。每个管理小组都要建立相关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

五是班级活动常规管理模块。这一模块主要负责所有班级活动的常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眼操管理组、间操管理组、升旗管理组、用餐管理组、值周管理组、班会管理组等。在这一模块中,班会管理组是专业化水平最高的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有较高的要求,可以由班干部成员组成。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个庞大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只有遵循科学管理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统筹设计,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校、班级的运行规律有机整合,才可能实现班级的自治管理、有序管理和效能管理。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3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实施幼儿园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有人形象地将它称为幼儿园的细胞。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因为幼儿一日生活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盥洗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幼儿在园有三年的时间,但是每个年龄班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带过小、中、大三个年龄班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三个年龄班的特点不同,带班的方法也不同,若用一种办法带不同年龄班,势必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越小的孩子、年龄越影响其发展,也就是说,年龄越小,年龄特征表现越明显。因此,带不同的年龄班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下面,就此作一些简要阐述。

一、小班的管理

小班一般是指3―4周岁的幼儿。小班幼儿已经能够自如行走,用语言表达简单的意思,从事一些生活活动与游戏活动。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环境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小班幼儿语言和行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进行管理时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幼儿在小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会给中大班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小班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有很大的不同。第一,非一对一的关系。在家时,幼儿主要与自己的亲人或保姆相处,教养者长期与幼儿相处,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至少是一对一的关系,甚至是几位成人对一名幼儿。在幼儿园里,教师承担着教育全体幼儿的任务,教师不是面对一个孩子,而是一群孩子,这些孩子都是老师关注的对象,很难做到一对一,常常是一位教师对许多幼儿。第二,气氛不同。在家里,生活气息较浓,幼儿的活动比较随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儿园是正规的教学机构,他的目的性,计划性都很强,幼儿要按照教师的要求从事各种活动。第三,要求不同。在家里,教育的内容较少,而幼儿园有系统的教育教学要求,幼儿将学习集体生活的规则,自我服务的本领,这些学习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以上种种不同,导致幼儿入园的不适应,造成他们情绪不稳定,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善于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争执攻击行为较多;生活不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善于管理自己的行为,为此让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十分重要。其次,注重常规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对幼儿的要求不像幼儿园那么严格,加上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包办代替较多,致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常规训练即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可以使幼儿生活具有节奏性。常规包括生活常规和教育常规两方面。生活常规包括梳洗活动常规、饮食活动常规、睡眠活动常规、卫生习惯常规、入园离园常规、散步常规。幼儿应该按照各项常规的要求去做,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常规的养成需要反复强化,多次练习。教师要讲究办法,对幼儿要有耐心。可采用示范、模范法,也可采用文学制作或游戏活动。教育常规包括教学常规、游戏活动常规、班级环境管理常规、家园活动常规等。各项活动都有自身的规律,教师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规律训练幼儿的教育常规,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中班管理

中班在幼儿园教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常听有的老师说:“中班的孩子最不好带,不像小班孩子那么听话,也不像大班孩子那么懂事”。只有认真观察和分析,才能掌握中班幼儿发展的特点,使班级管理受到更大的成效。首先,中班班级集体特征。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穿衣服、吃饭等简单动作不再需要成人帮助,他们有了很强的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愿意承担教师分布的任务,并努力去完成。当然,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局限性,中班班级也存在着一些不利的管理因素,如幼儿爱告状、攻击行为严重,致使班级冲突较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为他们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条件,以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减少他们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要为幼儿安排好各项环节活动,确保幼儿的活动程序,降低攻击的出现。其次,中班班级管理内容与小班的要求有所不同。生活常规包括清洁卫生习惯,如洗手、大小便、正常使用手帕、保持清洁等;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进餐的情绪,文明习惯,坐姿,卫生习惯等;良好的睡眠习惯,如睡眠姿势、睡眠时间等;来园离园要求,如穿着、语言、行为等。对中班幼儿可采用行为练习法,有针对的家里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纠正不正确的行为。教育活动常规包括集体活动常规,如上课、参观、劳动、操作、体育活动等;游戏活动常规,如培养游戏活动的兴趣,掌握游戏规则,积极开动脑筋;其他的教育活动如阅读、散步、参观等。教育常规的掌握是在从事教育活动中进行的,帮助幼儿掌握教育常规,并逐渐形成自觉的行为。教师给幼儿提出的要求具体、明确,并要坚决执行,达到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三、大班的管理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4

作为班主任,角色是多重的。班主任首先是孩子的引导者,也是和班级老师一起护航的同行者,更是上传下达、执行上级政策法规和教育意图的领会者,并依据计划带头做好班级的常规教育及教学工作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幼儿园小班的班主任呢?

最基本的是要提前做好学期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前根据幼儿园的系列教育法规,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计划,本地事宜及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班务计划、教养计划、中长期计划和周计划。 要和同班的教师协调配合,共同商讨,确立统一的管理目标,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使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坚持不懈,形成常规,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尤其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一、?重视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同步,帮助家长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

和家长协调配合,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决定因素。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幼儿,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家长早中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孩子的具体生活,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做好配合,也要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洗手等习惯。做好了家园配合,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习惯。

幼儿园教育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主动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离开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园形成的初步的良好行为会在双休日后消失殆尽使老师们的辛苦付之东流。因此,我们不放弃与家长沟通的主动意识,积极运用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亲子活动、家访、留言、电访等多种平台统一常规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家园合力。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理念。要帮助家长感受常规活动的科学性、细致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调动孩子的兴趣,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二、?根据常规管理要求,针对本班幼儿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常规

(一)?制定班级常规,懂得小班的常规教育管理是关键

小班时期的常规管理非常之重要,管理的目的是为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此阶段良好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幼儿园整个教育阶段,甚至影响未来。幼儿园常规包括进餐常规、休息常规、活动常规、游戏常规。

对一个幼儿园班级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对小班而言,建立良好的常规显得尤为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就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发展。

常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束缚幼儿和教师的行动,而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互动中和谐协调,营造安宁、 有序、温馨的生活氛围。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

(二)班级常规实施方法是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将全班幼儿进行分组,协助教师管理班级,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轮流督促常规生活活动的一项,如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接水等等,让孩子在主动中由他律变为自律,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去。

及时引导,及时评价。利用评比小红花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每周进行一次小评比,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

评价与奖励相协调,刺激孩子的大脑,对孩子的正确行为进行强化。

(三)和同班教师共同配合,注意方法,坚持正面引导,为孩子树立榜样

教师要积极引导,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坚持不懈。不能认为自己是管理者,不管自身,只管他人,切记己正才能正人的道理,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应将常规更多指向引发、支持幼儿积极活动。

教师要相互配合,标准统一,爱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主动听你的话,多表扬,让孩子树立信心,身教重于言教。

通过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让孩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的练习。例如,发言时必须举手,回答问题要站起来等等。因此,我们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先思考这种规则是否真正需要,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

三、?在学期结束时做好反思与总结

学期终了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便于下一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常规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班上的老师讨论与研究,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

对教育者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教育要求的具体性和操作方法进行反思,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加强自身的常规意识和行为,鞭策自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健康,让常规工作更有序。

小班的常规管理很是重要。陈鹤琴先生说:“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的好,第二次就容易做的好;第一次做错了,第二次也容易做错。”在常规建立中,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言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小班的管理工作是关键,此时期常规习惯养成,中大班的工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班主任在孩子的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的同时,也注意加强自身的常规意识和行为,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健康,让常规工作更有序。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5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操作技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抢救患者[1]。对于患儿来说,用药的准确性对小儿病情治愈及生命安全紧密相关,必须要综合考虑儿童年龄和体重制定用药剂量[2]。在临床治疗上,通常采用静脉输液方法作为小儿用药途径。但是由于小儿皮肤较为松弛,并且受好动等因素影响,在输液过程中常会造成一些安全风险,引起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治疗不满。因此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质量,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在本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120例小儿患儿进行研究,旨在了解护理风险管理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的支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头皮静脉输液儿童患儿中选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管理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儿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6.1个月~7岁,平均年龄(1.8±2.3)岁;患有支气管炎18例,腹泻症状15例,淋巴结炎7例,上呼吸道感染1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管理组患儿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8.2个月~6岁,平均年龄(3.8±1.2)岁;患有支气管炎22例,腹泻症状13例,淋巴结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1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

患儿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具体为:①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医护人员负责指导患儿规范用药。②向患儿家属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患儿家属注意观察患儿的输液情况。③由于小儿在输液时会紧张害怕,所以要安抚其情绪,能够镇定接受输液治疗。

1.2.2管理组

在常规组基础护理上加入护理风险管理,具体为:①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3],小组内定期召开会议,对小儿头皮输液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项风险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出现此类风险事件的原因,找出解决对策。②由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是造成风险事件的原因之一,所以要定期进行护理人员小儿头皮输液技术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临床工作中常出现的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找出不同风险的应对措施。③定期检查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对护士的医疗行为进行指导,以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④护理风险防御措施:a.对护理人员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尽量选择颜色较深且体积较粗大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4]。b.培养护理人员的耐心,对待患儿要有亲和力,加强良好护患关系的建设,安抚患儿的紧张害怕情绪,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避免患儿发生哭闹和抵抗行为。c.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头固定培训,可以采用绷带固定,定时对患儿进行巡视工作,避免因患儿哭闹、手抓等现象将针头拔出。d.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卫生管理工作,避免在静脉输液时发生感染,对患儿造成伤害。同时要控制好输液的速度,以防造成患儿血管的伤害。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运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为十分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患儿出现针头脱落事件9例(15.00%),液体渗出事件7例(11.67%),进行反复刺穿8例(13.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0%;管理组患儿出现针头脱落事件2例(3.33%),液体渗出事件3例(5.00%),进行反复刺穿2例(3.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7%。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患儿家属十分满意18例(30.00%),满意21例(35.00%),不满意21例(35.00%),护理满意度为65.00%;管理组患儿家属十分满意30例(50.00%),满意25例(41.67%),不满意5例(8.33%),护理满意度为91.67%。管理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输液是医院治疗患儿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儿童年龄小,较为活泼好动,所以通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的形式[5-7]。儿童的皮肤组织比较松弛,在输液过程中容易造成不良事件,不仅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患儿家属对医院治疗工作的不满,致使医疗纠纷的产生[8-10]。为了提升医疗效果,降低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通过对120例进行头皮输液的患儿进行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输液过程中,既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又能提高患儿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之,护理风险管理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翟晔.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河南医学研究,2016,25(4):765.

[2]张丽娟,张朋.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9):49.

[3]陈云宏.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生物技术世界,2016(3):169-170.

[4]熊英,王儒芬,杨娜.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当代护士(旬刊),2017(3):156.

[5]宋李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饮食保健,2017,4(4):4-5.

[6]陆婉晖,王志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9(7):34-35.

[7]苏瑜,李莉,陈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3):402-403.

[8]安伟华.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251-252.

[9]张长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4(33):348.

[10]赵桂云.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95.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6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的面貌,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以及开展的质量。所以,班级常规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我们老师用心、用脑去做。

班级常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生活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生活常规:入园离园常规、盥洗活动常规、饮食活动常规、睡眠活动常规、卫生习惯常规、散步常规等等;教育教学常规:教学活动常规、游戏活动常规、班级环境管理常规等等。

什么叫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幼儿的规则教育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它能帮助幼儿逐步克服自我中心、自由散漫等不良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从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要求,应该说它也是幼儿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常规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1、常规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求和规则要切合幼儿实际。

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本班幼儿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和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上、生理上和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差异,教师如果能熟悉每个幼儿,了解他们各自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他们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得常规管理重点。如:我们班是大班孩子已有了三年多的集体生活的经验,又即将升入小学,所以把常规管理的着重点放在学习习惯、为他人服务(如:孩子如何做好值日生工作)、安全教育(如: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三个方面。

2、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同班人员经常交流与沟通,步调一致

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学习、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小班幼儿,这点对他们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小班时期是各种常规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情感依恋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营造好与家庭相似的宽松、温馨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慢慢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比如:我们在新生入园时召开家长会,就“如何接待新入园的幼儿及家长”以及“如何养成良好常规”

进行商讨,达成一致意见,统一行动。每天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和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呼唤孩子的乳名,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沟通与交流。争取最短的时间使孩子们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的亲近上来。它是我们班级管理的前提。孩子适应了班集体的生活,融入到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这时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对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常规培养了。

”在中大班时期,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而外,还注重了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幼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

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鼓励中、大班的孩子一起来商量并制定班级里的常规,孩子们参与了规则的制定,那么他们一定更愿意去响应和维护这些规则。

3、常规管理中要注重细节,做到持之以恒

良好的常规习惯是靠长期的要求和训练而形成的,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做实、做精,要注重细节的培养。

比如:班内孩子喜欢绘画,一有空他们就会拿出画笔和纸绘画,但是每次绘画纸总是到处都是。另外孩子们不爱护画笔的现象也屡屡发生。每次看到这个现象我就会思考,怎样才能管理好这个活动区,使孩子们较快的养成爱护物品,整理好习惯。于是每次在孩子们画完绘画时提醒他们:“用你们的小手和画笔画纸成为好朋友在一起了吗?”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在我的提示下按规则的进行摆放。对孩子们的整理情况我也及时地给予了评价和指导。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细心培养,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这一良好习惯。

4、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要给孩子创造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

如:我在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讨论。

首先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它们饿了想吃饭。”一个孩子回答到。一个孩子却说:“玩具宝宝哭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一些孩子却懂事的回答:“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这时老师又拿起几块放在别的积木筐中的玩具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它送到别的积木的家里去了。”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我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

于是,我就组织孩子做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经过多次的游戏训练,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通过这种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5、做一个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在常规管理的方法上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幼儿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幼儿发展的脚步。因此,现在的班级管理呼唤充实型、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7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对策思考

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教学常规管理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琐碎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的抱怨——“管多了”。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得不管,如何管得到位,管出成效?身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务管理者,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农村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教师多,关注学生少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查“六认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组织课外活动。这几个方面都包含教与学两个维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都偏重于关注教师。其实,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在学生,闻名全国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管理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他们认为优化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分析习惯、科学态度。的确,知识的缺漏随时可以补足,但兴趣的缺乏,意识的淡薄,能力的缺失,态度和习惯的错误,不是短时间能改善的,它影响人的一辈子。由于山东杜郎口中学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才有了以后的辉煌。一次,听我校一个物理老师的公开课,给初三学生上复习课。他从历年各地的中考题中,归类总结出解测电阻题的10种方法。一番深入细致的讲解后,要学生记住并会运用。一节课下来,学生听得认真,记得详细,面对这令人眼花缭乱繁琐不堪的方法。一个学生在书上写了5个字“我讨厌欧姆”。这节课如果仅从老师的角度去看,备课充分,上课认真。如果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分析习惯、科学态度方面来看,则又是不成功的。

(二)纸面检查多,深入课堂少

教学常规检查,一般就是收教案,查作业,交考试分析,这些东西直观可感,易于定量考察。于是,教案多少个,批改作业多少次,检测分析几次,成了每次必须登记的内容。然而,教学的主战场、主阵地——课堂,往往被忽略。

(三)行政要求多,专业引领少

教学常规检查,结果的反馈多是行政层面的要求,专业引领少。听过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的讲座,他在凤鸣山中学任校长时推进教学改革,作为一名教学专家,他每天深入课堂,和老师一起解决学本式教学中的问题,由于他的倡导、引领,于是,该校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反观很多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主要是领导开会讲理念,提要求,结果是讲者昭昭,听者昏昏。有识之士提出中国的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其实,我们的中小学去行政化也很必要。

(四)按部就班多,鼓励创新少

教学常规管理多在求同,讲规范,对那些勤于思考,探究奥秘,坚持巧干的老师往往持否定的态度。四川省眉山市师范附小特级教师李志军,早年坚持践行尝试教学法,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他不留作业,不批改作业,不亲自转化差生,纵然他的教学效果不错,最终也被请出附小,发配偏远小学任教,后因附小换了校长,他才得以重回。魏书生现在是全国知名的教育改革家,其实在改革之初,很多人是不理解的,所在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他在乱整,但县教研室主任很支持他,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教育改革家。

(五)抱怨指责多,理解建设少

提到教学常规检查,很多老师都有怨气,不胜其烦。于是,抱怨指责多。管理者认为这方法还是不能废除,有些时候还是行之有效的。如何实现理解,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思想僵化,深入基层的作风不够;于是,用行政化的方法管理老师,管理教学。其次,各学校的情况多样,很多农村学校年轻教师多,各学科缺乏起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给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最后,一些学校管理民主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

三、解决的办法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只应加强,不能削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不断创新,务求实效。我们的管理者应该目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管理过程中多问问学生,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喜欢怎样的老师,应该成为管理引导的方向;我们的管理者应该目中有老师,老师更需要的是专业引领,操作方法,“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变“给我上”为“跟我上”,这需要管理更多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我们的管理者应该心胸宽广,容下异类,对那些不按常规方法的老师,要倾听,要引导,要支持,自古以来,任何事情有例行就有例外,国家都有免检制度,对个别有创新思维的老师,应该“网开一面”。教学管理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沟通、服务、引领。只有我们的管理者以生为本,以师为本,农村中学的教育才会充满希望,才能绽放异彩。总之,我们要针对农村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策略,探讨可行的方法,以生为本,以师为本,逐步提高农村中学教学管理的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8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与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体制尤为重要。前任总理曾说过:"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尼勒克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县委书记也非常关心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校长,起工作来更加信心百倍。尼勒克县第二小学目前有55个教学班、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2526人,是全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完全小学。怎样把这样一所超规模的学校,各项工作抓好?当了十多年校长,我认为:最大的经验就是抓好常规管理。那么怎样抓管理呢?

1.抓队伍,聚人才

抓队伍。要做到常规管理、规范办学,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力量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方能得以实现。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管理的前提。我们常说"赢在中层"。一个好的校长成就一所好的学校,我认为一个好的校长能指挥一支精英的团队,打造一所好的学校。学校的中层领导要争取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在师德上是"一座丰碑",才能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认可。切不可当甩手掌柜,只安排不落实,所以,校长要善于培养一支本领过硬的队伍。 要想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确立民主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培养教师,知人善任,以达到工作上帮助、生活上体贴、心灵上勾通。实践证明:只有做教师的知心人,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交流思想,做到坦诚相见,以心换心,教师才愿敞开心扉,领导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增强工作感召力和向心力。

2.抓制度,促规范

制度,是一种规矩,一种标尺,一种统一的要求,是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办学的重要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科学、规范的制度保证,是不可能做到规范管理的,必须立规矩,建制度,做到说理教育和制度管理结合,提倡自觉与强制要求相辅,惩罚与奖励结合,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要求,对事不对人,一碗水端平,使全体师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一丝不苟,自觉养成遵规守纪,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抓质量,保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规范办学的核心。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是一所学校的立校、生存之本,也是学校提高知名度、发展壮大的催化剂。近几年来,我校疆内初中班上线率一年一个台阶,今年上线60人,上线率、录取率年年全县第一,学生成绩质量抽测也是位居全校小学部第一。好的成绩要大力宣传,我们年年内初成绩公布后,学校就张贴喜报,在学校微信平台、网站上进行,然后召开表彰会,对老师进行奖励。同时也进行总结分析,为下一年积累经验。每学期都按学科成绩的提高程度,给老师相应的奖励,成绩下滑的给予处罚。这种做法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教学质量提高了,我们老师的腰杆也硬了。骄人的成绩是学校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砝码",上乘的质量才能体现出领导者、为师者的才干、学识、水平和价值。因此,学校要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和"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观念,苦练内功,增强教师业务技能和育人素质,培养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以一流的教学,一流的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才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抓细节,促管理

"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要"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于细微处见精神,切不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凸显在小事,比如,卫生、礼貌等都是一些非常小的事情,但只要做好了,可提高学校常规管理,提升学校办学的声誉。所以抓常规管理一定要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见精神"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规范管理水平的提高。

5.抓活动,出特色

活动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名片",是形成特色办学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培养高智商、高能力的学生,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我校的活动是以传统文化为特色,以琴棋书画为切入口。如围棋社团、古筝社团、书法刻画社团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加上一些特色活动,比如:民族团结亲子美食节、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校运会、雪雕比赛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架起了家校互动的桥梁。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有成效、有特色,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超前的思维 、境界来谋划学校的发展,抢占治校办学的制高点,打好主动战,一定要克服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或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思想,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求新、求变、求实、求高效率,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努力创一流业绩,攀事业高峰。

6.抓环境,治创新

优良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要让花草树木美化校园,让语言文字净化校园,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和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使校园处处充满文明、健康、科学、高雅的气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

7.抓安全,保稳定

安全重于泰山。我校人数多,特别是放学和就餐时,我们错开时间放学就餐。避免了人员密集,易出安全事故的现象。我校结合学生多这一实际,实行年级部管理。一个年级部有500人左右,就是一个小学校,年级部主任就是小校长。我们化整为零,每月、每周都以年级部为单位开展一些特色活动,效果很明显。班子成员一人包一个年级,比如我包的就是一年级组。年级部工作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结。工作排在前三名的进行奖励,后两名的进行处罚。每周五为安全隐患排查日。组织班子成员对学校角角落落的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的排查

8.抓落实,重实效

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是求实、务实、抓落实,要"三分决策,七分落实"才能收到实效。我们讲过程管理,但落脚点是看结果,看实效,"以实绩论英雄"。凡事抓而不紧,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只布置,不落实、不检查、不总结,再好的计划理论,再高的要求,再完善的制度守则,也只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抓落实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必须戒虚名,注重实际,戒空变,注重实干,戒漂浮,注重实践,戒形式,注重实效,做到脚跟实地,持之以恒,切忌一暴十寒,忽冷忽热,才能合学校常规工作桩桩落到实处,件件产生效益,使学校管理上水平、上档次。

中小学常规管理范文

中小学常规管理篇1 “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主要包括备课、上...
点击下载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VIP会员服务
限时2折优惠
回到顶部